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找出孩子本事(優勢能力),並給他力量(正向人格與素養)。』
◎現代青年一族:窮與忙
    青年好窮 收入倒退17年,青年貧窮問題加速惡化!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去年未滿三十歲的所得收入者平均年所得僅四十一.六萬元,三十五至三十九歲平均年所得六十五.七萬元,均不如十五年前水準;三十至三十四歲的年輕人更慘,平均年所得五十五.六萬元,不僅較前年大減兩萬多元,並創下近十七年來新低。台灣年輕人所得收入大倒退,成了「青貧族」。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現在不僅是「高學歷低就」的問題,更嚴重的是「高學歷不就」,年輕人想做的根本不是職場提供的工作,勞動市場供需出了問題,這是青年貧窮問題的根源。

◎頭路難找 台成清交博士班竟缺額
    博碩士失業率已升至三.三二%,高過專科的三.一七%,「流浪博士」問題日益嚴重。博士雞排、博士包子、博士賣菜、貢丸、咖啡、博士白老鼠….博碩士生破百萬、學歷貶值….

103年正式實施十二年國教
    台灣十幾年來的教育改革,確實活化了大家審視教育的意識,但卻搬移不動華人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潛在價值,也許是數百千年來科舉制度下,一般百姓要功成名就,唯一的途徑就只有讀書考試才能成名立萬、光耀門楣的信念遺傳至今。雖然我們從現今的社會上,經常可發現為數不少的高學歷知識份子失業,或成就與快樂程度比不上在各行各業認真投入的中堅份子,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有人知道答案嗎?還是我們都制約於數百千年來的潛在價值信念,而不願意認真面對罷了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迦納(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類智力並非僅有一種,至少包含語文、數理邏輯、音樂、空間、肢體動覺、內省、人際、自然等八種智能。這說明了個體內(每一個人自己)的差異比個體外(人與人)的差異更大,因此,我們應該聚焦在發掘每一個孩子自己個體內,有哪一些強勢智慧可以開啟與發展而不是將重點放在使每一個孩子都只接受相同的語文及數理等紙筆考試的加強而已。若一味的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加強傳統的考試,將持續凍結每一個孩子的優勢發展,無法培育能適應未來社會轉型與職業變遷所需要的人才。
    我們希望透過基礎教育與探索教育,促進孩子建構屬於個人「未來生活」與「職業角色」的「自我發展組型」,以幫助每一個孩子創造有價值的優勢發展。傳統的基礎教育偏重於語文及數理邏輯等基本能力的測驗,這是必需的,但不是唯一的,更不能以此基本能力的表現來論斷孩子未來的成就應進一步針對每一個孩子進行個人優勢發展的探索教育,使每一個孩子的天賦逐漸顯現出來,並提供資源讓天賦自由發展。因為,語文及數理邏輯等「基本能力」的學習,只是孩子接受人類文化精華的媒介或工具而已,「天賦」才是決定孩子是否朝向成功之路發展的方向而促進孩子持續朝向成功之路發展的動力系統則是「素養」與「人格特質」」。
    例如:從小就發現在服裝設計方面具有天賦的吳季剛,始終掌握各種機會學習與服裝設計有關的素養,包括資料蒐集、繪圖、針織等,加上他展現勇於嘗試,不輕言放棄的毅力,終於在2010年獲得美國時裝界評選為施華洛世奇最佳女裝設計師獎得主;獲得第一屆世界麵包大師賽金牌獎的吳寶春,從自學閱讀的素養開始,經過不斷查詢、閱讀、分析不同風味的麵包,並試驗其麵粉、糖、水等最佳的比例及製程,加上知恩感恩的人格特質,讓所有教過他的師傅,都願意將經驗傾囊傳授,使他實作技藝大躍進,終於獲得成功;現在擔任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出版事業部總經理的林天來,憑藉著過人的閱讀及創意素養,以及熱情、不氣餒、認真、值得信任的人格特質,隨時幫自己創造被高度利用的價值,雖然只有高職學歷,卻能以真才實學,並歷經13年持續的努力,從工友一路做到在台灣首屈一指文化公司的總經理。哈佛小子林書豪因為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堅持」的人格特質,創造NBA難得一見的「林來瘋」現象。
    在社會上,如同上述成功者的實例不勝枚舉,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成功者的共同點,大多是順著天賦(強勢智慧)的方向發展並結合有用的素養與正向人格特質所組成的推動力量(知識、技能、態度所組成的能力幫助自己突破內、外在的障礙,達到自我實現的成功目標在此,十二年國教新學制實施之際應該重新省思我們對教育的價值信念,有什麼是比測驗表現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找出孩子本事,並給他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